安全科普:頭盔如何保護我們脆弱的大腦?
來源:新浪科技
發(fā)布時間:2020-07-07
瀏覽次數(shù):1972
頭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它們?nèi)绾伪Wo我們脆弱的大腦?頭盔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隨處可見,它們?nèi)绾伪Wo我們脆弱的大腦?

  新浪科技訊 北京時間7月6日消息,頭部受傷和腦震蕩可能會帶來可怕的后果,甚至可能影響終身。我們能否找到保護大腦安全的萬全之策?

  大腦是我們脆弱而寶貴的資產(chǎn),包裹在顱骨的厚重骨質(zhì)外殼內(nèi)。在很大程度上,顱骨保護著大腦免受我們?nèi)粘I钪懈鞣N可能的傷害。在這一“裝甲防護層”之下,還有多層保護膜和腦脊液為大腦提供緩沖。

  然而,有時光有骨骼的保護是不夠的。對頭部的重擊會導致顱骨破裂,進而損傷里面的大腦。重擊也會使這個松軟的器官在顱骨內(nèi)來回晃動,當大腦撞擊堅硬的顱骨時,其軟組織很容易損傷。

我們的大腦是由堅硬的顱骨保護的脆弱器官,但有時也需要額外的保護我們的大腦是由堅硬的顱骨保護的脆弱器官,但有時也需要額外的保護
  運動場上的碰撞、自行車事故、在建筑工地上跌倒或滑倒,以及戰(zhàn)場上的受傷,所有這些情況對大腦的威脅都超過了日常行為,因此,我們需要對大腦進行額外的保護。頭盔就是最常見的保護方式。不過,頭盔不能僅僅加厚的保護殼,而是必須與使用場景相匹配,同時盡可能提供最佳的保護效果。

  隨著先進的新材料不斷面世,以及各種創(chuàng)造性的思維,新一代的保護頭盔正在讓我們脆弱的大腦更加安全。

  自行車騎行頭盔

  自行車頭盔的主要作用是防止頭部與地面的直接碰撞。我們很少需要騎行頭盔,但是當它們被需要時,很可能就會成為救命稻草。然而,在自行車騎行圈子里,關(guān)于是否有必要戴頭盔的爭論一直在繼續(xù)。一些研究表明,汽車司機在開車時會與戴頭盔的騎行者離得更近,而其他研究發(fā)現(xiàn),只要戴上頭盔,騎行者就會更有安全意識。在仔細研究了頭盔在發(fā)生事故時的實際作用后,英國諾丁漢大學的生物工程師多納爾·麥克納利得出了毫無疑問的結(jié)論。

如果騎行者摔倒或與車輛發(fā)生碰撞,繁忙的道路環(huán)境會使他們面臨各種各樣的危險如果騎行者摔倒或與車輛發(fā)生碰撞,繁忙的道路環(huán)境會使他們面臨各種各樣的危險
  麥克納利說:“我做了相當多的實驗,對現(xiàn)實中的騎行撞擊進行模擬,結(jié)果表明,頭盔具有非常良好的保護作用,尤其是對兒童來說?!?br>
  盡管大多數(shù)騎行頭盔重量很輕,但效果都非常好。頭盔的外殼由堅硬的材料制成,如碳纖維或聚碳酸酯,可以分散撞擊力度。頭盔通常被設(shè)計成“蛋殼”形狀,在撞擊時會凹陷,就像汽車的撞擊緩沖區(qū)一樣吸收能量。在頭盔里面有一層發(fā)泡聚苯乙烯,在撞擊時會永久地變形并吸收能量,進一步減少對穿戴者頭骨的沖擊。發(fā)泡聚苯乙烯俗稱保麗龍,是聚苯乙烯的高質(zhì)量版本——無處不在的一次性泡沫飯盒便是用聚苯乙烯制成。

  麥克納利就親身體驗過自行車頭盔的作用。2010年,他在騎車時被一輛車撞倒,嚴重受傷。根據(jù)自己的研究結(jié)果,麥克納利認為如果沒有頭盔,他的傷勢會更加嚴重。他曾在上課時向?qū)W生展示了頭盔損壞的照片?!澳莻€頭盔救了我的命,”麥克納利說道。

  就大腦受到的撞擊而言,由某個角度撞擊所導致的旋轉(zhuǎn)運動是相當特殊的挑戰(zhàn),這會導致大腦旋轉(zhuǎn),在短時間內(nèi)使其扭曲變形。這是極具破壞性的。這也是為什么拳擊中的擊倒更可能來自側(cè)面或下方的攻擊,因為與直拳不同,這些角度的擊打會導致頭部旋轉(zhuǎn)。

  麥克納利說:“在很多情況下,這并不是一個影響因素,但對于某些類型的撞擊,比如被卡車的后視鏡擊中時,旋轉(zhuǎn)運動的傷害可能會非常嚴重?!?br>
  許多新的頭盔現(xiàn)在都配備了“多方向碰撞保護系統(tǒng)”,這有助于防止旋轉(zhuǎn)運動造成的傷害。這種頭盔最初在2000年由瑞典神經(jīng)外科醫(yī)生研發(fā)并進行了測試。當頭盔受到撞擊時,頭盔外殼和內(nèi)襯之間的一層材料會滑動,使頭盔外部旋轉(zhuǎn)約一厘米,從而轉(zhuǎn)移部分大腦可能受到的部分沖擊。

  另一種新的頭盔安全技術(shù)稱為WaveCel,使用的是蜂窩狀結(jié)構(gòu)。在受到撞擊時,頭盔襯墊的數(shù)層材料會獨立地移動和彎曲,吸收旋轉(zhuǎn)運動和撞擊的力道。這項技術(shù)的開發(fā)者進行了一組測試,顯示標準頭盔產(chǎn)生旋轉(zhuǎn)損傷的幾率為59%,Mips型頭盔將損傷幾率降低到34%,而WaveCel頭盔僅為1.2%。然而,Mips頭盔的制造商認為這些數(shù)據(jù)存在爭議。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的一項獨立評估發(fā)現(xiàn),Mips頭盔的設(shè)計提供了略勝一籌的保護效果。

  然而,盡管目前的自行車頭盔可能在保護顱骨方面非常有效,但面部損傷的問題尚未解決。2019年,漢諾威醫(yī)學院的一項統(tǒng)計研究發(fā)現(xiàn),14%的自行車事故涉及到面部損傷,而是否戴頭盔對此沒有影響。作者建議未來的自行車頭盔應(yīng)該包含某種形式的面部保護功能。目前,一些極限越野自行車手會佩戴包含護甲或面罩的頭盔,但和以往一樣,讓公眾在日常騎行中也戴上這些裝備并不容易。

  安全帽

  黃色安全帽在建筑工地上隨處可見,來訪的政界人士也會在拍照時特意戴上它。這種安全帽的設(shè)計目的,是為了防止墜落物的撞擊,以及低橫梁及其他建筑工地危險物的碰撞或刮擦。安全帽通常由熱塑性塑料或聚碳酸酯制成,其內(nèi)部具有懸掛的頂帶,使頭部和帽殼保持30毫米的間隙,從而減少撞擊傳遞到頭骨的機會。

  但是,在汗流浹背的建筑工地,這些安全帽可能會變熱,讓工作人員感到不舒服,有些人還會因此脫下安全帽。增加通風孔道也會削弱安全帽的外殼。因此,印度韋洛爾理工學院的一個研究團隊希望通過一些內(nèi)置空調(diào)來解決這個問題。他們設(shè)計了一種安全帽,其中包括一個由基于石蠟的相變材料制成的散熱器。在與體溫相同的溫度下,散熱材料會融化并吸收熱量,讓穿戴者在幾個小時內(nèi)保持涼爽。

  該大學的另一個研究小組則在研究用于減震的替代材料。安全帽通常是用合成纖維(如凱芙拉纖維或碳纖維)強化的聚合樹脂制成的,但研究人員正在研究用更容易獲得且生產(chǎn)起來更環(huán)保的天然纖維來替代它們。他們發(fā)現(xiàn),通常用于麻袋、繩子和地毯的黃麻纖維具有很大的潛力,可以作為提高安全帽強度的替代材料。

  板球頭盔

  板球會對人的頭部造成非同一般的威脅。板球重約160克,其中心是一個軟木球,最外層用皮革包裹,在比賽中的擊出速度可以達到每小時161公里。被這樣一個球擊中很容易導致顱骨骨折或下顎碎裂,如果撞擊的位置不對,還會導致失明。最嚴重的情況下,甚至可以致人死亡。這一切都意味著,在板球比賽中頭盔和面罩一樣,都是必不可少的?,F(xiàn)代的板球頭盔包括一個籠子狀的面罩,以及一頂保護頭骨的硬帽。

  2013年,英國引入了一項針對防護面罩的射彈測試新標準?,F(xiàn)在,像Masuri這樣的板球頭盔制造商會用空氣炮向頭盔發(fā)射板球來證明其性能。他們還加強了面部保護,發(fā)現(xiàn)讓球偏轉(zhuǎn)比完全阻止球的撞擊更有效。

被時速高達160公里的板球擊中頭部或臉部可能會導致致命的傷害被時速高達160公里的板球擊中頭部或臉部可能會導致致命的傷害
  “擊球手會很自然地移動,以避免受到球的任何撞擊,”Masuri的首席執(zhí)行官山姆?米勒說,“面罩與臉部有一定距離,可以使球偏轉(zhuǎn),從而在保護穿戴者免受撞擊的同時,不會損害能見度和機動性?!?br>
  他們在面罩上安裝了雙桿格柵,就在眼線下方,其中一欄稍微比另一欄稍微靠后。“后桿會迫使球向上,飛向帽檐的實心部分,使球體遠離球員的臉部,”米勒說道。這一設(shè)計既提供了高水平的保護,又不妨礙視線,使其在國際板球運動員中逐漸流行。不過,盡管加固的塑料外殼可以保護頭骨,但還是有額外保護的必要,尤其是在球可能從后面飛來的情況下。

  2014年,澳大利亞板球運動員菲利普·休斯在嘗試勾手擊球時,被不規(guī)則彈跳的板球擊中頸部,導致腦出血,最終在兩天后死亡。他的死促使板球頭盔加裝了頸部防護,為后腦等區(qū)域提供額外保護。例如,Masuri開發(fā)的Stemguard就是一個夾在頭盔格柵后面的配件,用來保護頭頸部后部。Stemguard由熱塑性聚氨酯蜂窩材料制成,還使用壓碎泡沫以增強撞擊緩沖。

  不過,目前這種頸部保護只是額外的選項。澳大利亞板球運動員史蒂夫·史密斯在最近的骨灰杯(英格蘭和澳大利亞之間的系列對抗賽)中被時速148公里的投球擊中,導致腦震蕩,而當時他并沒有佩戴頸部保護罩。這個例子凸顯了各種頭部保護技術(shù)面臨的最大挑戰(zhàn)之一:除非人們被說服戴上它們,否則它們不會起作用。

  或許讓板球運動員不愿意佩戴頭盔的最大原因在于酷熱和潮濕。頭盔通常都有通風設(shè)計以利于降溫,但如何優(yōu)化是另一個科學挑戰(zhàn)。一些研究人員在特殊的“出汗假人”上進行了實驗,以比較不同的設(shè)計方案。如今,研究人員可以在頭盔中嵌入溫度和濕度傳感器,獲得比賽過程中“熱點”和“濕點”的實時映射。這類研究最終將使頭盔的溫度變得更低,即使在最熱的日子里也更容易被運動員們接受。

  解決抱摔難題

  近年來,美式橄欖球的參與率有所下降,部分原因是有研究表明球員的腦部存在長期損傷。這一現(xiàn)狀也促使研究人員努力開發(fā)更好的頭部保護裝備。與自行車頭盔不同的是,由于橄欖球頭盔不能在每次碰撞后都更換,因此往往由硬殼與泡沫襯墊組成。

  “大多數(shù)頭盔都能很好地減少力量傳遞。這就是顱骨骨折在橄欖球比賽中很少見的原因,”美國密歇根大學的機械工程師艾倫·阿魯達說,“它們做得不好的地方主要在于能量耗散。就減少大腦所受到的沖擊而言,能量耗散是必不可少的?!?br>
關(guān)于如何保護美國職業(yè)橄欖球聯(lián)盟球員免受腦震蕩和大腦長期損傷的討論越來越多關(guān)于如何保護美國職業(yè)橄欖球聯(lián)盟球員免受腦震蕩和大腦長期損傷的討論越來越多
  艾倫·阿魯達的團隊正在研究一種新式頭盔設(shè)計,以解決這個問題。她說:“我們的方法將整個頭盔視為一個復合結(jié)構(gòu),包括一個或多個黏彈性層?!?br>
  黏彈性材料十分特別,它們盡管是固體,但在某些方面又像液體,可以流動并耗散能量。這種新型頭盔將采用一種為應(yīng)對橄欖球比賽中的撞擊而專門開發(fā)的合成黏彈性聚合物。“我們的設(shè)計減少了傳遞至頭骨和大腦的力量和沖擊,從而減輕撞擊的影響,”阿魯達說道。

  一些公司也在研究改進傳統(tǒng)頭盔設(shè)計的方法。Vicis公司生產(chǎn)的Zero1頭盔具有一個可變形的熱塑性外殼,在受到撞擊時的反應(yīng)很像硬橡膠,可以吸收部分沖擊能量。頭盔內(nèi)部是一層類似彈簧的“柱狀元素”,用來吸收來自不同方向的沖擊。就像用于自行車頭盔的Mips設(shè)計一樣,這有助于減少旋轉(zhuǎn)力。

  旋轉(zhuǎn)損傷在美式橄欖球運動中是一種特殊的風險,但可以通過使頭盔變得光滑來減少撞擊傳遞到頭部的力量。加拿大西蒙弗雷澤大學的一個團隊正在測試可以應(yīng)用在頭盔外部的貼紙。該貼紙由若干層薄膜組成,一次斜側(cè)撞擊就會導致外層自由滑動,使旋轉(zhuǎn)效應(yīng)降低多達74%。不過,貼紙在受到嚴重撞擊后需要更換。

  戰(zhàn)場上的保護

  2018年,兩名警察在阿富汗東部的邁萬德營向一群美軍士兵開槍,導致一名陸軍參謀軍士長喪生。另一名在伏擊中受傷的士兵也可能在當天喪生。

  上士史蒂文·麥奎因被一輛皮卡車后部的機關(guān)槍近距離擊中腦后部,沖擊力將他撞倒在地。令人驚訝的是,幾秒鐘后他又站了起來,重新開始戰(zhàn)斗。子彈擊中了他麥奎因的頭盔,而頭盔吸收了沖擊力并阻止了子彈。這名士兵之所以能幸存下來,很大程度上要歸功于他頭上那頂具有非凡韌性的頭盔。這種頭盔被稱為“頭部綜合保護系統(tǒng)”。

現(xiàn)代戰(zhàn)斗頭盔足以抵擋子彈現(xiàn)代戰(zhàn)斗頭盔足以抵擋子彈
  和戰(zhàn)場上的軍人一樣,軍用頭盔也面臨著一個獨特而不斷變化的挑戰(zhàn),包括各種小塊、密集和高速的物體,特別是炮彈碎片和子彈。

  20世紀早期,士兵們佩戴的是鋼盔。后來到20世紀70和80年代,鋼盔被凱芙拉頭盔取代,但古今,凱芙拉材料已經(jīng)被聚乙烯取代。這里說的不是飲料瓶和三明治包裝上的低密度聚乙烯,而是超高分子量聚乙烯。這種材料甚至可以在近距離攔截大口徑步槍子彈。

  美國陸軍士兵防護裝備產(chǎn)品經(jīng)理金杰?懷特海德中校表示:“從提供保護的程度上,UHMWP目前是用于頭盔的材料中最棒的?!?br>
  UHMWP由分子量比普通聚乙烯大一百倍的分子組成,可以紡成纖維,看起來和感覺上都與尼龍相似,但是卻能防彈。

  為美國生產(chǎn)軍用頭盔的是3M公司,其防務(wù)產(chǎn)品開發(fā)高級經(jīng)理瓦西里奧斯?布拉霍斯表示:“UHMWP的獨特之處在于它的強度和韌性?!?br>
  這里的“韌性”是一個技術(shù)術(shù)語,既包括拉伸材料所需的力量,也包括材料在斷裂前的拉伸距離。UHMWP之所以能很好地攔截子彈,正是因為它有足夠強的拉伸性能,而且能吸收大量能量而不斷裂。

  美國陸軍將在明年采用一種改進型的頭盔,作為下一代作戰(zhàn)頭盔,更好的防護材料也正在研制中。“UHMWP還相對年輕,沒有完全得到利用,”布拉霍斯說,“我們大約只開發(fā)了它60%的能力。”


  然而,即使頭盔擋住了子彈,佩戴者仍然可能遭受鈍挫傷。西班牙巴倫西亞理工大學的工程師瑪爾塔·波羅瑪說:“這與其他鈍挫傷非常相似,比如被錘子砸到的損傷。”只不過在槍擊情況下,鈍挫傷是由一個速度高達每秒幾百米的物體造成的。

  當頭盔被子彈擊中時,會變形并向內(nèi)彎曲。如果變形大于頭盔內(nèi)表面與頭部之間的距離,則子彈就會穿過頭盔并擊中頭部,造成相對嚴重的創(chuàng)傷。如果頭盔更堅固、變形更少,則創(chuàng)傷的風險可能會降低,但這會增加子彈穿過頭盔的幾率?!皬奈覀兊慕嵌葋砜?,阻止頭盔被子彈穿透的重要性遠遠超過了任何鈍挫傷的風險,”布拉霍斯說道。

  承受一部分鈍挫傷的風險被認為是目前最好的權(quán)衡之計。瑪爾塔·波羅瑪?shù)膱F隊正在努力厘清這種危險并建立標準,包括建議為頭部較大者生產(chǎn)的頭盔不要減少襯墊的厚度。他們認為,應(yīng)該根據(jù)佩戴者的頭部比例來增加頭盔的尺寸。其他研究人員也在開發(fā)更好的減震材料,試圖進一步減少頭部損傷。

關(guān)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guān)科普知識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guān)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