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心臟有右心房、右心室、左心房、左心室四個心腔。心房和心室之間有房室瓣。右心房和右心室之間叫三尖瓣,左心房與左心室之間叫二尖瓣。心室與動脈之間有動脈瓣,右心室和肺主動脈之間叫肺動脈瓣,左心室和主動脈連接之間有主動脈瓣。
心臟瓣膜是一種既堅韌又柔軟光滑并富有彈性的纖維結締組織,正常情況下,心臟瓣膜開放時充分、關閉時嚴密。當心臟瓣膜出現(xiàn)問題時,就會出現(xiàn)心臟瓣膜病。
心臟瓣膜病表現(xiàn)為心臟瓣膜狹窄和反流兩種形式。任何因瓣膜組織本身或與瓣膜相連的瓣膜裝置(包括瓣環(huán)、乳頭肌等)的增厚、僵硬、粘連、縮短、沉長、鈣化、變性、斷裂、穿孔、脫垂、感染后損傷以及發(fā)育不良,畸形等而導致瓣膜不能充分開放時,稱為心臟瓣膜狹窄。導致關閉不嚴、漏血、反流時,稱為心臟瓣膜關閉不全或心臟瓣膜反流。
心臟瓣膜病是一類危及生命的疾病,嚴重影響患者的工作和生活質量。外科手術瓣膜置換是治療心臟瓣膜疾病的有效方法。
目前臨床上使用的人工心臟瓣膜,按制造材料不同分為生物瓣和機械瓣兩大類。生物瓣也稱為組織瓣,瓣的主體用生物組織材料制成,分為同種瓣(如人的主動脈瓣、硬腦脈瓣)及異種瓣(如牛心包、豬主動脈瓣等)。機械瓣的主體用非生物材料制成,如鈦合金、不銹鋼、低溫熱解碳、高分子材科等。
全世界的瓣膜更換手術中,約有55%采用機械心臟瓣膜,45%采用生物心臟瓣膜。為患者選擇何種心臟瓣膜移植是由多種因素決定的,臨床證明,機械心臟瓣膜的使用壽命較長,但患者需終身服用抗凝藥物,存在引發(fā)致命性的自發(fā)性出血或血栓栓塞的危險。生物瓣膜來源于動物,供體充足,并且可以提供各種尺寸,移植后不需要接受長時間的抗凝治療。但一些研究表明異種心臟瓣膜移植后會發(fā)生免疫應答反應。
本文由江西省九江市柴桑區(qū)二中高級教師黃少華進行科學性把關。
本作品為“科普中國-科學原理一點通”原創(chuàng),轉載時務請注明出處。
作者: 楊玉琴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