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科普:西施用何浣紗,你可知否?
發(fā)布時間:2021-07-30
瀏覽次數(shù):804

出品:科普中國
制作:曹承娥(中國科學(xué)院武漢植物園)
監(jiān)制:中國科學(xué)院計算機網(wǎng)絡(luò)信息中心

傳說古代的大美女西施,在溪邊浣紗時,水里的魚兒因為她的美貌而羞愧得沉到了水底,因而有“西施浣紗魚沉水”之說,這也是“沉魚落雁”一詞的來由。面對如此美麗的女子,我也想穿越回去一睹她的芳容,再順便問問西施的浣紗秘方——在各種洗護用品發(fā)明之前,古代浣女洗衣服都用什么呢?

西子浣紗圖(圖片來源:個人圖書館)

最早的洗衣服場景可追溯到公元前4000多年的古埃及。古墓中的一幅壁畫,描繪了一群人從澆水、清洗、擰干到晾曬的洗衣過程,他們分工明確,各司其職??梢钥闯觯匆路且豁椯M時又耗力的體力勞動,若是有去污能力強的清潔劑,這項體力活干起來或許能輕松一些。

古埃及洗衣壁畫(圖片來源:央視科教搜狐號)

而在清潔劑選擇的道路上,我國古人進行了長期地探索,發(fā)揮了無窮的智慧。

神奇的“灰水”

據(jù)先秦時期的手工藝專著《考工記》中記載,古時的清潔劑有兩種——“灰水”和“混合灰水”?!抖Y記·內(nèi)則》中記載:“冠帶垢,和灰清漱;衣裳垢,和灰清?!币馑际敲弊友鼛?、衣服裙子臟了,用“灰”清洗。這里的“灰”指的是草木灰溶液,就是專著中的“灰水”。

植物燃燒后的灰燼中含有礦物質(zhì)元素,主要成分是碳酸鉀,在水中浸泡后,碳酸鉀發(fā)生水解,溶液呈堿性,具有殺毒去污作用,因此“灰水”可以用來清洗衣物。而它的制作方法也很便捷:古人取蘆葦、雜草、房前屋后掉落的樹枝等草木,就地取材,燒成灰燼,泡水洗衣即可。

圖:草木灰(圖片來源:趣歷史網(wǎng))

那“混合灰水”有何不同?

“練帛,以欄為灰,渥淳其帛,實諸澤器,淫之以蜃,清其灰而盝之......”這是《考工記》中關(guān)于練帛過程的記載,這里用的清潔劑就是“混合灰水”。它是在在欗木燒成灰燼的水溶液中加入貝殼灰,因貝殼灰含有大量氧化鈣,氧化鈣和碳酸鉀又能在水中發(fā)生化學(xué)反應(yīng),生成的氫氧化鉀是強堿溶液,也能有效清潔衣物。

“灰水”和“混合灰水”都能清潔衣物,但畢竟清潔力度有限,不能達到完全清潔污漬的效果。另外,這兩種溶液都是強堿液體,長期使用,對浣衣人的皮膚有腐蝕性,同時也會對衣服中的棉類纖維產(chǎn)生腐蝕,縮短衣服的使用年限,而且衣服會越洗越硬,穿在身上不太舒適。

因此,古人雖然有了能去污的“灰水”,他們的探索腳步并未停止。

各種植物清潔劑不斷地走進人們的日常生活。比較常用的有皂莢,肥皂莢,無患子和一種以豆科植物為主、添加了各種香料的澡豆。不僅僅是古人,20世紀(jì)50-60年代時,在物資相對短缺的農(nóng)村地區(qū),我國勤勞的農(nóng)婦們?nèi)匀粫迷砬v、肥皂莢、無患子等這些天然植物清潔劑來清洗衣服。

帶刺的天然“肥皂”——皂角

皂莢(Gleditsia sinensis Lam)是豆科皂莢屬的落葉喬木,又被稱為刀皂、豬牙皂、三刺皂角,在全國多個省份都有分布。它全身長滿了粗壯的尖刺;葉為一回羽狀復(fù)葉,邊緣有細(xì)鋸齒;黃白色的花組成穗狀花序;果實呈長條帶狀,有的勁直得像一彎新月,有的扭曲得像一個螺旋,當(dāng)它從綠色變成褐色時,就成熟了,里面有很多顆棕色的光亮種子。

皂莢的植株(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皂莢的果實(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皂莢能作為天然清潔劑,是因為它的果實中含有豐富的皂苷(活性物質(zhì)為三萜皂甙),溶于水能產(chǎn)生大量泡沫,不僅具有良好的去污能力,還能殺菌,在我國已有約兩千年的應(yīng)用歷史。唐代史學(xué)家李延壽在《南史》第十卷中就有過記載:“始梁末童謠云:可憐巴馬子,一日行千里。不見馬上郎,但見黃塵起。黃塵污人衣,皂莢相料理。”說的就是塵土弄臟了衣服,用皂莢來清洗。皂莢不僅可以用來洗衣服,還能洗頭發(fā)、洗澡,護膚養(yǎng)發(fā),尤其是用它洗過的頭發(fā),會烏黑發(fā)亮,非常柔順。

皂莢除了具有清潔功能外,在其他方面也大有用途。皂莢木材堅實,紋理清晰,耐腐耐磨,是家具、建筑和工藝品用材的良木;它的種子中含有豐富的植物膠,含膠量遠(yuǎn)高于一般的草本植物,是重要的戰(zhàn)略原料;此外,種子里的種仁可以作皂米食用,是營養(yǎng)價值很高的綠色食品。

古代“洗面奶”——肥皂莢

肥皂莢(Gymnocladus chinensis Baill)是豆科肥皂莢屬的落葉喬木,又被稱為肉皂角。雖然跟皂莢有親緣關(guān)系,但區(qū)別也很明顯。首先肥皂莢全身沒有長刺;其次,葉是二回羽狀復(fù)葉;再次,它的花呈白色或帶有紫色;最后,肉皂角果實又肥又厚,明顯比皂莢果短。

肥皂莢的植株(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肥皂莢的果實(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在去污原理上,與皂莢類似,肥皂莢的果實中也含有豐富的皂素。不過,可能是因為果實更肥厚的原因,其去污效果比皂莢更好。李時珍在《本草綱目·木部·肥皂莢》中對其形態(tài)和作用進行了詳細(xì)闡述:“肥皂莢生高山中,其樹高碩。葉如檀及皂莢葉。五六月開白花,結(jié)莢長三四寸,狀如云實之莢,而肥濃多肉。內(nèi)有黑子數(shù)顆,大如指頭,不正圓,其色如漆而甚堅......十月采莢煮熟,搗爛和白面及諸香作丸,澡身面,去垢而膩潤,勝于皂莢也。”可見,肥皂莢搗泥不僅可以洗衣服,還可以加入香料,當(dāng)沐浴露、洗面奶使用。

皂界“萌物”——無患子

無患子(Sapindus saponaria Linnaeus)是無患子科無患子屬的落葉大喬木,又被稱為洗手果、木患子,是我國南方鄉(xiāng)土樹種,常被種植在庭院、寺廟等地。它的小葉近對生,葉片薄如紙,秋天時會變成金黃色;黃綠色的花小巧細(xì)碎,聚集成圓錐花序生長在枝頂;果實有三個分果爿(pán),通常發(fā)育1-2個,最后會長成米老鼠、小兔子等各種萌萌的形狀。無患子翠綠的青果會逐漸變成橙黃色,直至干癟時的黑褐色。

無患子的植株(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無患子的果實(圖片來源:作者提供)

成熟的無患子,黃澄澄的掛在枝頭,像一串串龍眼,看上去非常甜美,但無患子的果實卻不能吃。雖說少了不能吃的樂趣,但無患子卻有更實用的價值被古人發(fā)現(xiàn)。無患子的果實皂苷豐富,用水輕輕揉搓就可以產(chǎn)生大量的泡沫,還自帶一股甜甜的菠蘿香味,功效比肥皂莢和皂莢更明顯。

除了能做天然清潔劑外,無患子樹形優(yōu)美,樹冠蔭郁,春可賞花、夏能遮陰、秋可觀葉、冬能看果,是非常優(yōu)良的園林綠化樹種,生態(tài)價值非常高。同時其種仁含油率可高達40%,還是一種良好的生物柴油原料植物;它的種子還是佛教文化中備受青睞的“菩提子”之一。

皂莢、肥皂莢、無患子作為洗衣服的原料,對于普通人來說獲取都非常便捷,只需在果實成熟時,采摘回來直接使用或搗爛曬干后儲存以備使用即可。

尊貴的“美白皂”——澡豆

而澡豆則不一樣,它一般只為貴族所用,配方原料較貴而且制作流程較為復(fù)雜。澡豆是以豆類為主要原料,配以各種植物香草或香料,搗碎、磨成粉末,再搓成丸子。由于豆類中含有皂苷和卵凝脂,既能去除污垢又能滋養(yǎng)皮膚,加入香草、香料后,還能美白殺菌,非常受古人青睞。據(jù)典籍記載,東漢時期,澡豆就已經(jīng)成為皇家日常清潔用品了,不過皇家一般很少用它來洗衣物,多用來清潔皮膚,作保養(yǎng)用。

目前我國最早記錄澡豆配方的醫(yī)藥典籍是《肘后備急方》,里面詳細(xì)記載了“蓽豆香藻法”所需的各種材料、步驟及功效。這里記載的“蓽豆”就是現(xiàn)在的豌豆,是制作澡豆的重要材料。據(jù)《本草綱目》記載,豌豆在當(dāng)時可不是本土產(chǎn)物,而是西域的舶來品,一般人根本買不著。后來人們發(fā)揮才智,將綠豆、白豆等各種本土的豆類都使用起來,把它們變成澡豆的制作材料。不過在物資相對匱乏的古代,豆類是糧食作物,用糧食來洗衣、洗臉,對普通人來說,是件過于奢侈的事情,一般只有皇家貴族用得起。

澡豆(圖片來源:南京西路周到搜狐號)

對于現(xiàn)代人來說,就幸福多了:隨著科技的發(fā)展,工業(yè)化生產(chǎn)的衣物洗滌產(chǎn)品不斷推陳出新,眾多洗護用品琳瑯滿目、價格多樣,早已“飛入尋常百姓家”。

參考文獻

[1]董謙,溫學(xué)芬.皂莢的應(yīng)用價值及研究現(xiàn)狀[J].河北林業(yè)科技,2020(04):63-65.

[2]王艷,謝琴琴.中國衣物洗滌品的發(fā)展歷程及變革特征研究[J].輕工科技,2020(36):32-33.

[3]張海波,白云玲,丁瓊.表面活性劑家族的前世今生[J].大學(xué)化學(xué),2019(34):132-136.

[4]章瓊丹.中國肥皂包裝的的發(fā)展與創(chuàng)新設(shè)計研究[D].蘇州大學(xué).

[5]http://www.iplant.cn/《中國植物志》

[6] 陳為新等.皂莢素的提取工藝及其性能分析[J].山東化工,2009(04):1-3.

[7] 郭俊華.多功能速溶天然洗衣皂片的研究與制備[J] 中國洗滌用品工業(yè),2016(12)48:54.

[8] 沈國軍,金陽,張國良等.對無患子提取液洗滌性能的研究[J].中國園藝文摘,2009,25(1):47-48.


歡迎掃碼入群!

深圳科普將定期推出

公益、免費、優(yōu)惠的活動和科普好物!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rèn)真的!
掃描關(guān)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rèn)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xué)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