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我們講一段關于數(shù)字化生存的故事,因為隨著神經生物學和計算機技術都在持續(xù)走熱,腦機接口的實用性也在不斷增強,人類已經在嘗試突破現(xiàn)有物理世界的極限,在數(shù)字化的世界中,尋求一種新的生存模式了。
社交媒體的出現(xiàn),可以算是我們正式走向數(shù)字化生存的第一步,我們把自己的私人信息手動錄入到網絡上,再把現(xiàn)實中的朋友也遷移到網絡上。為了方便聯(lián)系,我們也會在社交媒體上花大量的時間,與各種不同的人互動?,F(xiàn)在,即使像去超市購物,或者到商場去買衣服這些活動,也都順利遷移到網絡上了。在中國,連獲取食物,也可以輕松通過數(shù)字化的方式完成了。
既然生活已經全面向數(shù)字化靠攏,為什么不把人的身體和思維也按一定的方式上傳到數(shù)字世界中呢?
位于加利福尼亞州方塔納的21世紀醫(yī)學實驗室走得更極端,他們試圖先以超低溫技術保存大腦,再通過切片和掃描技術,將大腦的神經回路以現(xiàn)有的方式還原到數(shù)字化的介質中。他們希望,在數(shù)字化的世界中,大腦也能正常地從睡眠中蘇醒過來,完整地保留原本的記憶、想法和人格。
但是這種方法激起了各方科學家的反對,人的大腦總共有860多億個神經元,其中很多神經元都有1000多個突觸,也就是說,它們至少要將100萬億個連接精確地復制和保存,才有可能達到最基本的要求。然而,這樣的過程太復雜了,即便能成功復制和保存,也不一定能按人們期望地那樣在數(shù)字化的介質中正常蘇醒過來。
實驗室的管理人員回應說,要將大腦真正上傳到數(shù)字化的介質中可能還要幾百年的歷史,但是作為堅定的唯物主義神經學家,他一點也不懷疑人類能夠上傳的可能性。
現(xiàn)在,還有一些簡單的方法可以實現(xiàn)上傳,但這只是保留被上傳者的語音和文字記錄,再配合人工智能技術,使他可以像這個人的思維方式一樣,簡單地和別人交流。
很多人都期盼數(shù)字化生存的到來,我也很期盼,這樣即便感冒,也能正常播音了,又或者,數(shù)字化的世界中不存在感冒這件事。
對了,別問我為什么是女生的聲音,因為我還沒找到調換成男生的選項。
感謝您的收聽,再見。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科學防控】,學習疫情相關科普知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