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深圳灣及周邊,白色的鷺鳥有4種:大白鷺、中白鷺、白鷺和牛背鷺,大白鷺和白鷺最為常見數(shù)量也多,中白鷺和牛背鷺則比較少見。在夏季,看到的鷺會(huì)比其他季節(jié)少,有少量鷺在深圳灣周邊繁殖。
?
1覓食
?
這些鷺嘴大且末端尖銳,脖子都長,平時(shí)彎曲成S狀或縮起,捕食出擊時(shí)如蓄力已久的彈簧,突然伸直發(fā)力,迅如閃電,眨眼間戳中獵物。大白鷺和白鷺主要在灘涂上、魚塘和河流淺水區(qū)等地涉水邊走邊啄食。中白鷺喜歡水邊的草地,牛背鷺不捕食魚,而是在草地和田間捕食昆蟲,因常停息在牛背上而得名。
白鷺更是捕獵的高手,蜻蜓低飛時(shí),它們靜止站立,伺機(jī)而動(dòng),眼前飛過的蜻蜓就成了它的美餐,它們甚至還會(huì)突擊水邊草叢中活動(dòng)的小鳥。白鷺還有一個(gè)本領(lǐng),張開翅膀在水中站著不動(dòng),水面形成陰影便于觀察游過的魚兒,它們很有耐心也就屢有收獲。
?
2繁殖期的變化
?
在夏季繁殖期間,有些鷺會(huì)換上漂亮的繁殖羽,格外漂亮。在深圳灣及周邊容易看到身披繁殖羽的白鷺和牛背鷺,大白鷺的繁殖羽需要仔細(xì)觀察。
白鷺:胸側(cè)、尾部附近的羽毛變得絲絲縷縷,腦后會(huì)長出兩根白色的小辮子,隨著步履飄啊飄,顯得很神氣。
大白鷺:嘴巴會(huì)由黃色變成黑色,眼先的裸露皮膚從黃綠色變成藍(lán)色,背部有絲絲狀的飾羽。
牛背鷺:頭、胸、背換上橙黃色的羽毛,與眾不同,格外顯眼。
?
3?識(shí)別要點(diǎn)
?
體型:大白鷺明顯比其他的大,約為100厘米;中白鷺比白鷺略大,牛背鷺比白鷺略小。
脖子:脖子的長度不同,大白鷺脖子最長,中白鷺次之,白鷺比牛背鷺長點(diǎn)。因此,脖子在縮起成S形的程度也不同。
嘴形:大白鷺嘴黃色,中白鷺嘴末端黑色,白鷺嘴黑色,牛背鷺嘴黃色。
大白鷺和中白鷺還可以通過嘴裂的程度辨析,大白鷺嘴裂到眼后,中白鷺嘴裂不超過眼睛。
黃嘴白鷺是深圳灣少見的過境遷徙鳥,是易危(VU)鳥類,體型和姿態(tài)與白鷺相似。在深圳灣過境期間,??吹降氖侨菀妆鎰e的繁殖羽,黃色的嘴和腦后飄逸的飾羽容易辨識(sh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