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科普:喂養(yǎng)不當也容易得腸套疊?寶寶有4大癥狀速去醫(yī)院
作者:許尤佳
發(fā)布時間:2021-01-09
瀏覽次數(shù):1579

  小寶寶語言不通,一旦身體出狀況,很難準確表達,尋求幫助,需要家長眼觀六路,耳聽八方;必要時,還要用鼻子嗅,用手觸摸、按揉。其中,觀察寶寶大便是所有家長的必修課。今天我們來講講寶寶大便的一種急癥:草莓果醬狀便便。

  出現(xiàn)這種便便,追根溯源,就是孩子的飲食喂養(yǎng)出了問題。有些家長對孩子的消化系統(tǒng)過于自信,覺得孩子吃得多,再多都能吃光光,是別的家長羨慕不來的好事。這樣放任的喂養(yǎng)法,會讓寶寶的腸道功能紊亂,嚴重的可能會引起腸痙攣,甚至腸套疊。

  過度喂養(yǎng),積食事小

  最怕腸道“卷袖子”

  小孩不懂節(jié)制,無法準確區(qū)分饑和飽,遇到喜歡的就會猛吃。對于以奶類為主食的小寶寶,現(xiàn)在家長常選擇更適合歐美寶寶的進口配方奶粉,一不注意就容易沖得過濃、喂得過量。這些情況,都是導致孩子積食、脾胃虛上加虛的罪魁禍首。如果“虛上加虛”,寶寶的臟腑氣機就運行不暢,血行受阻,則引發(fā)腹痛。

  同時,孩子的腸道負擔也會相應增加,腸道蠕動更加頻繁,速度加快,很容易導致腸功能紊亂。

  添加輔食操之過急,也會讓腸道出問題。若家長剛給寶寶添加輔食,種類就過于繁雜,寶寶嬌嫩的腸道無法很快適應不同食物帶來的刺激,就容易出現(xiàn)腸痙攣,導致孩子腸道功能發(fā)生紊亂甚至逆蠕動,嚴重者還會引發(fā)腸套疊。

  臨床上腸套疊主要發(fā)生在2歲以下的嬰兒身上,4~10個月為小兒腸套疊的發(fā)病高峰期。這正是給寶寶增加奶量、添加輔食、飲食喂養(yǎng)開始多樣化的時期。

  到底什么是腸套疊呢?

  腸套疊指的是部分腸管及其腸系膜套入鄰近腸腔所致的一種腸梗阻。簡單理解,當孩子的腸蠕動節(jié)律紊亂時,腸環(huán)肌會局部痙攣,而劇烈的腸蠕動則將痙攣段推入腸腔,就好比我們把衣袖挽起來一樣,腸子把自己“卷了起來”。

  在中醫(yī)看來,腸套疊屬于腹痛的范疇。導致腹痛的基本病機,就是臟腑氣機不利,經脈氣血阻滯,不通則痛。引起腸套疊的最根本原因還是飲食不節(jié),喂養(yǎng)不當。

  如果孩子頻繁腸痙攣、吃過東西就腹痛,但家長還沒有立即改變飲食喂養(yǎng)——少吃粗纖維的食物,迅速往吃少、吃軟、吃清淡的趨勢調整的話,孩子就有一定幾率發(fā)展成腸套疊。

  另外,家長還要注意不要給孩子一次吃得過飽,或者剛吃完飯、喝完奶就進行激烈的跑跳運動。這些習慣也可能引起腸套疊。腸套疊不是小病,家長發(fā)現(xiàn)后要第一時間帶孩子去醫(yī)院就診,不要耽誤最佳的治療時間。

  腸套疊4大特點:

  腹痛、嘔吐、腫塊、果醬便

  腸套疊屬于“急腹癥”,必須及時就醫(yī),若治療不及時,可能出現(xiàn)腸壞死、穿孔,甚至引發(fā)患兒休克、死亡。家長一定要多留心,引起重視,學會初判。腸套疊最顯著的特征,就是寶寶出現(xiàn)草莓果醬便。此外還有腹痛、嘔吐、腫塊等特征。

  ①血便

  所謂的草莓果醬便,其實是腸管粘膜損傷后滲出的血液與腸黏液混合,在結腸內存留一段時間后再排出的大便。這種便便顏色呈暗紅草莓色,味道發(fā)腥,但無明顯臭雞蛋味?!肮u便”是腸套疊的特有表征,多見于病后6~12小時。

  小貼士:無論是不是腸梗阻,排除孩子大便干燥引起的肛門出血(大便極干,血便分離,血液顏色鮮明),遇到黏稠血便須立即就醫(yī)。

 ?、陉嚢l(fā)性腹痛

  腸套疊最普遍的癥狀就是陣發(fā)性腹痛,腹痛發(fā)作時間為3~5分鐘,間歇10~15分鐘。寶寶疼痛時會哭鬧、呈屈膝縮腹的狀態(tài)。但也有孩子不會明顯哭鬧,會有面色蒼白、手足悸動、出汗等情況。

 ?、蹏I吐

  腸套疊的并發(fā)癥還有嘔吐。吃入的食物往下不通,自然向上返。開始時嘔吐物主要為乳汁、乳塊等胃內容物。之后的嘔吐物可能帶有黃綠色的膽汁,甚至糞便樣的液體。1~2日后嘔吐物就可能帶有臭味。

 ?、芨共磕[塊

  多數(shù)腸梗阻患兒可在右上腹或腹部中間摸到腫塊,呈臘腸狀,光滑不太硬,可稍微活動,有壓痛——如果孩子非??咕芗议L摸肚子、輕力按壓,建議就醫(yī)診察。

  這便是寶寶發(fā)生腸套疊的4大典型癥狀。如果家長還是不太會判斷,只要孩子突然出現(xiàn)不明原因的陣發(fā)性哭鬧、面色蒼白、嘔吐、大便帶血等情況中的1~2種,應想到是否有可能是腸套疊,最好立即就醫(yī)。

  愈后保健防復發(fā)

  兒推保暖不過飽

  治療好腸套疊后,家長可以聽從醫(yī)生的建議,給孩子做一些調氣和血的中醫(yī)治療,以防復發(fā)。

  平時家長就要注意科學喂養(yǎng),不要讓孩子長時間處于過饑或過飽的狀態(tài),盡量不要給寶寶過多食用生冷、寒涼的食物,少吃多餐,吃軟、吃少、吃清淡,依據(jù)孩子的消化狀況靈活喂養(yǎng)。

  部分家長還喜歡給孩子經常換奶粉喝,但其實這樣做并不能讓孩子攝入不同的營養(yǎng)物質,反而會給孩子的腸胃增添刺激和負擔。

  另外,添加輔食要循序漸進,每周只添加1~2種輔食,給孩子的腸道適應和接受的時間,不要過于心急。

  除此之外,家長每天還可以抽時間給孩子做做小兒推拿,幫助孩子理氣和血,健脾養(yǎng)胃。

  許教授推薦/小兒推拿

  

  補脾經/200次

  循拇指橈側緣由指尖向指根方向直推

  

  順逆摩腹 /各2分鐘

  用手掌或四指摩,沿順時針方向摩臍周大腹部

  

  捏脊/5次

  捏三提一、自下而上作捏提頸部的大椎到下腰底部的長強

  家長還要多關注氣候的變化,按天氣給孩子增減衣物,不要讓孩子的肚子著涼,注意保暖。特別是秋季氣候變化大,雖然現(xiàn)在南方還不明顯,但北方的秋意已經是日漸濃郁了。家長要警惕秋季腹瀉,盡可能避開容易誘發(fā)孩子腸功能紊亂的因素。同時還要注意衛(wèi)生,防止病毒入侵導致腸道病變。?

  資料來源:許尤佳育兒堂微信公眾號

  本文由廣東省中醫(yī)院兒科主任許尤佳進行科學性把關。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人工智能】,了解更多人工智能活動詳情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