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普:這些奇怪的“蝦”,一度統(tǒng)治了地球
來源:物種日歷
發(fā)布時間:2021-03-25
瀏覽次數(shù):1382

世界上一百多萬種動物中,最吸引人眼球的無疑是那些體型巨大的動物。而巨型的掠食動物宛如統(tǒng)治世界的暴君一樣,更是讓無數(shù)人為之著迷。而那些已經滅絕的巨型食肉動物,因為能夠讓我們發(fā)揮天馬行空的想象力,更是無數(shù)孩子們夢境中出現(xiàn)的明星:捕食三角龍的霸王龍、在領地巡視的毀滅刃齒虎、長著鐵嘴鋼牙的鄧氏魚、利維坦鯨和巨齒鯊雙雄爭霸、萊茵耶克爾鱟揮舞著巨大的螯肢......它們都曾經是各自所屬的食物鏈中位居金字塔尖的存在。

然而我們今天故事的主角并不是這些家伙,而是它們的前輩,首次占據(jù)地球生態(tài)頂峰的統(tǒng)治者,稱霸寒武紀的奇蝦。

奇蝦化石 | The Paleobear / Flickr

寒武紀的怪獸

奇蝦并不是一種動物,而是一個類群生物的通稱,也被稱為恐蝦。奇蝦曾經被認為是葉足動物的一個分支,但新的研究成果顯示它們應該屬于節(jié)肢動物。而奇蝦這個名字的來源十分有趣,最初被發(fā)現(xiàn)的奇蝦化石,只有捕食肢的一部分,看起來就像一個彎曲的蝦,而古生物學家認為這家伙應該有個頭盔一樣的腦袋,但這個畫風過于奇特,就給它起了奇蝦這個名字。后來發(fā)現(xiàn)了完整的奇蝦化石,古生物學家才意識到這并不是奇怪的蝦,而是寒武紀海洋中的怪獸。

畫風奇特的奇蝦 | Junnn11 / Wikimedia Commons

奇蝦又是依靠什么稱霸海洋的呢?首先它們就是當時海洋中的巨無霸,最大的掠食性奇蝦身體可以長到1米上下。也許你會說:“這不就跟一只肥貓差不多嗎?這也能稱霸海洋?”沒錯,以我們的標準看,奇蝦確實不夠大,但寒武紀的海洋中,體型10厘米的就可以說是大型生物了,更多的生物只有幾厘米長。在這些小家伙看來,奇蝦就像是哥斯拉一樣的存在。

寒武紀海洋中的巨無霸 | Craig Dylke / Flickr

奇蝦還能用身體兩側鰭狀的附肢劃水游泳,這讓奇蝦能夠快速的游動。當然這個快速也是相對的,因為你看看當時其他動物,一個個可能連走都不利落呢,奇蝦已經騎上電動自行車了。奇蝦那對大爪子——捕食肢,也是一大殺器,有了它可以將倒霉的獵物抓住,卷入菊花一樣的口中(是那個菊花不是那個菊花)。

另外,奇蝦還長著一對眼睛?!暗鹊龋⊙劬σ菜??!”沒錯的,相較于眼睛幾乎是標配的現(xiàn)生動物,對于寒武紀的動物來說,眼睛還是感覺器官里的高新科技,是極為有效的探知周圍環(huán)境的方式。。好比大家一起絕地求生,就你一人的屏幕是正常的,那還不把把都吃雞啊!就是依靠著體型、速度、攻擊力和探測能力,奇蝦成為了地球最初的掠食者。甚至有研究者認為,在寒武紀的早期,眼睛的出現(xiàn),對于寒武紀進化的大爆發(fā),起到了重要推動作用。眼睛像蒸汽機、iPhone一樣,是一個革命性的發(fā)明。

長眼睛的奇蝦 | PaleoEquii / Wikimedia Commons

也許在奇蝦的眼里,寒武紀的海洋就像一個巨大的自助餐廳,每天要做的事情就是選擇下一頓飯吃什么。奇蝦有極其豐富的物種多樣性,其中有兩個類群可以說是特色鮮明,這就是歐巴賓海蝎與赫德蝦類。

奇蝦中的奇葩

歐巴賓海蝎即便放在這個時代也是特立獨行的存在,它就是奇葩中的奇葩。歐巴賓海蝎只能算是奇蝦的遠親,也許在很早以前就和奇蝦分道揚鑣,走上了獨立演化的道路。和這家伙極高的知名度正相反,歐巴賓海蝎體型并不大,也就10厘米上下。它的頭部以下和奇蝦長得很像,但腦袋仿佛不是我們這個星球的應該有的,不知道為什么這個家伙長著5只眼睛,還有一個水管般的嘴,末端還有長長的爪子.....也許它會在淺海的底層一邊用附肢游動,一邊用5只眼睛搜索海底的蠕蟲,用管狀的嘴把洞穴中的獵物揪出來吃掉。

和其他兇猛的奇蝦完全不同,赫德蝦類過著濾食性的生活。它們長著一個巨大的腦袋,甚至占到整個身體的1/3,口部的附肢如同梳子一般,能夠一邊游泳一邊將海水中的浮游生物過濾出來。它們是那個時代的巨人,體型最大的海神盔蝦體長可以達到2米。如果說奇蝦是那個時代的大白鯊,海神盔蝦就是那個時代的鯨鯊。這些巨大的動物緩慢地遨游在寒武紀的海洋中,也許它們的身邊還會伴游著各種不知名的小動物。這顆星球名為海洋的舞臺上或許總是上演著相同的劇目,只不過演員換了一批又一批。

王朝的終結

然而,沒有永遠的伊甸園。隨著時間的流逝,海洋中漸漸出現(xiàn)了更多的身體更加進步的動物。它們有的身披厚甲,讓奇蝦無從下口;有的游泳更加迅速,行動更加敏捷,讓奇蝦追不上也抓不著;有的力量更強,武器更加先進,甚至敢和奇蝦一爭高下......海洋不再是奇蝦的天下,到了奧陶紀初期,這些奇怪的“蝦”,似乎就從海洋中消失了。

一度統(tǒng)治海洋的奇蝦也慢慢消亡 | Louis-Léopold Boilly / Wikimedia Commons

首先消失的是那些掠食性的奇蝦。濾食性的奇蝦也許是靠著巨大的體型,存活了更長的時間。2009年,在德國發(fā)現(xiàn)了一塊屬于早泥盆紀的神奇化石:巴氏辛德漢斯蟲Schinderhannes bartelsi。它頭部的大眼睛、圓形的口和口部的爪狀附肢顯示出它的身世——奇蝦的后裔。也許絕大部分奇蝦在奧陶紀早期消失了,而一些幸存者遷徙到深海,并在此定居。由于深海環(huán)境相對穩(wěn)定,它們躲過了幾次大滅絕,幸存下來。然而從此之后,奇蝦又一次杳無音信。

就像一個輝煌王朝的終結,首次君臨地球的奇蝦從此退出了演化的競技場。但這并不是結束,它的后輩們會一次又一次的效仿奇蝦,向著頂級生態(tài)位發(fā)起沖鋒,周而復始,直到今天。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