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類通過感覺認識世界,絕大多數(shù)時候感覺會忠實地傳遞信息,告訴我們世界上存在著什么、發(fā)生著什么。可是有時候,感覺也會失常,出現(xiàn)各種奇怪的錯覺。
埃舍爾是著名的錯覺圖形大師,在他的畫作中,明明是向二樓上去的樓梯不知為什么卻返回一樓,鳥兒在不斷的變化中成了魚兒,瀑布從永動機一般的塔樓水槽中飛落下來,栩栩如生的兩只手在紙上相互勾勒……他的畫風在很長時間被美術界視為異端,卻被不少數(shù)學家、建筑學家和哲學家視為知己,并受到年輕人的歡迎。
日本設計師茅原伸幸創(chuàng)作過一幅“旋轉的舞女”動態(tài)視錯覺圖。舞女旋轉的方向會隨著觀者的視角發(fā)生變化:從左邊看會覺得舞女順時針旋轉;從右邊看會覺得舞女逆時針旋轉。茅原伸幸巧妙利用了視覺暫留、明暗對比、姿勢與影子的細節(jié),制作出“隨心所欲”的動畫。
錯覺的存在并非腦的缺陷,相反,大腦太“聰明”了,總想在現(xiàn)有的資料上做出分析判斷。我們看見一盞臺燈,并沒有看清臺燈的每一個細節(jié),但是大腦卻已經勾勒出臺燈的整體印象,沒有看清、沒有看見的部分都被大腦用推測“填補”上了。大腦總是根據(jù)以往經驗快速做出填補,這種填補大多時候是正確的,但有時也會出錯。
大腦在判斷物體大小的時候具有“恒常性”。遠處的物體雖然看起來小,但是大腦會判斷它是比較大的,周邊參照物也起到協(xié)助判斷的作用?!昂愠P浴痹诤芏鄷r候管用:一個人從遠處走來,在視網(wǎng)膜上的成像越來越大,但是我們知道他的身高并未改變。埃姆斯房間破壞了這種“恒常性”:房間經過改造,左墻角與觀察者的距離幾乎是右墻角與觀察者距離的兩倍,但看起來兩人與觀察者距離相等,觀察者卻認為右墻角的人身高會更高(其實身高相等)。
日常生活中也會遇見錯覺。眾所周知,月亮在地平線上升起的時候看起來比它高掛在天空時大。月亮的大小以及它到地球的距離并沒有改變,地平線上的月亮和高掛天空的月亮看起來應該一樣大。為什么地平線上的月亮看起來更大呢?一種原因是:月亮在地平線上的時候,視線需要翻山越嶺,看起來更遠;而月亮高掛天空時,天空很空曠,看起來更近。另一種原因是:月亮高掛天空時,廣袤的天空環(huán)繞著它,使它看上去更?。辉铝猎诘仄骄€上時,周圍環(huán)繞的天空面積較小,使它看上去更大。
錯覺令人困惑,但也有其特殊的用處。諸葛亮的“草船借箭”利用了大霧天和曹操多疑的性格,使船上的稻草人變成了敵人眼中的精兵強將。二戰(zhàn)期間,英國魔術師賈斯帕在很短的時間里把亞歷山大港從德軍眼皮底下“搬走”,讓大轟炸的計劃落空。商業(yè)社會中利用錯覺的例子就更多了:小房子里多裝幾面鏡子和燈,會有擴大空間的錯覺;格子紋的衣服或者蓬松的發(fā)型,會給體態(tài)豐滿者制造出苗條的錯覺;戴上3D眼鏡會產生子彈呼嘯而來的錯覺。
錯覺不僅由視覺引起,還可以來自聽覺、嗅覺、味覺、觸覺等。我們做個小實驗:將食指和中指交叉,然后觸摸一個小的圓形物體,比如曬干的豌豆,會感覺自己好像觸摸了兩顆豌豆。交叉手指時,這兩個手指平時不接觸的兩個側面便“相會”,觸覺從這兩個手指側面分別傳向大腦。由于正常狀況下,這兩個手指側面是幾乎不會同時接觸同一個物體的,大腦認識不到手指已經交叉了,“想當然”地以為是兩顆豌豆。
廣義的錯覺還包括錯誤的推理和判斷,如商品價格定在99元而不是100元,消費者就會產生價格低廉的錯覺;如果在旅程中播放電影,旅客會產生時間過得比較快的錯覺;辛苦賺來的錢和買彩票贏來的錢相比,后者往往給人“低價值”的錯覺,造成很多中彩票的“幸運兒”大肆揮霍。
世界真奇妙,對錯怎知道?讓我們多一些覺察和思考,就離真相更近一點。
(作者系華中師范大學副教授,中國神經科學學會會員)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