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普:為什么動物園禁止游客投喂動物
來源:九行
發(fā)布時間:2021-04-08
瀏覽次數(shù):6173

又被喂出事了。

常年游歷四方,老藝術家發(fā)現(xiàn)中國游客對待動物有兩大謎之愛好:一是放生,二是投喂。

“放生不行我知道,但為什么不能喂?”

2月21日下午,在陜西108國道秦嶺段,七八只金絲猴下山來到了公路上討吃。知名動物博主@花蝕成蝕發(fā)聲,“看完驚出一身冷汗,這不是生態(tài)變好的現(xiàn)象?!?/strong>

△被投喂各種饅頭、面包、水果的金絲猴 / 微博

動物學博士張勁碩曾舉行過一場科普講座,問在場觀眾有多少人投喂過動物,1/4都舉了手,那些喂了不敢舉的呢?

再高的欄柵、再密的通風口,再多的警示標語,依然擋不住咱投喂的熱情:面包、零食、餅干、雜草、樹枝,甚至發(fā)展到后來,有啥扔啥,連包裝袋都不帶脫的。

怎的,是動物們已經(jīng)進化出消化塑料袋的系統(tǒng),還是您覺得它們會自己拆開包裝袋?

不是說投喂異物不行,而是說,**任何一次投喂都不行,哪怕是胡蘿卜蔬菜。**別懷疑,你千辛萬苦喂出去的愛心,極有可能成了動物們的奪命閻王。

被喂動物的下場

老藝術家每次逛公園或動物園時,心里總有個疑惑:為什么大家都在喂動物?那么多五花八門的食物,動物能吃得了嗎?甚至在他們生活的叢林乃至水池里,都出現(xiàn)了塑料袋、雪糕棍,萬一****動物吃了,有什么后果?

“一次兩次,不會有事的。”大人安慰著自己,小朋友被拉扯著離開。直到后來,才敢面對這些被喂動物下場的慘烈。

去年底,西湖鴛鴦被爆出因過度喂食而撐死。設置的投喂點變網(wǎng)紅點,甚至有人直接上手抓住鴛鴦喂食。據(jù)統(tǒng)計,西湖的鴛鴦數(shù)量較去年已經(jīng)減少了76只。

大連森林動物園,也有出現(xiàn)小兔子隔三岔五被撐死的情況。

△西湖鴛鴦被撐死 / 微博

這種死法在投喂的下場里面,還算“好”的了,最可怕的是,動物吃了異物或無法消化的食物,在腸道阻塞或穿孔的漫長痛苦中死去。

2012年,北京動物園里的國家一級保護動物、珍貴的金絲猴**“泉泉”**,就是這樣死去的。

被參觀完的某天,它蜷縮在角落噯氣不止,頻繁嘔吐,在地上打滾哀嚎,還出現(xiàn)了腹脹嚴重、呼吸困難的情況,在經(jīng)歷了數(shù)小時的搶救后,仍心衰而亡。

剖腹一看,胃里全是游客投喂的各種面包、胡蘿卜,且已經(jīng)病變。“泉泉”就是吃了這些食物,導致胃脹氣,腹圧增大壓迫心肺死去的。

△金絲猴真正的食物是各種新鮮的樹葉 / 圖蟲

和“泉泉”同病相憐的,還有**“海濱”**,一只來自于上海動物園的長頸鹿。

1993年,本來無憂無慮,靠吃高處上樹葉維生的海濱,一不小心吃了來自游客的食物包裝袋,因為腸道阻塞、無法排便,最終在極其痛苦的情況下死去。為了警示后人,動物園還特意將其制作成標本展示。

但無奈22年后,同樣的悲劇再次發(fā)生。2015年,上海動物園3頭黇鹿相繼死去,解剖一看,竟是三團重達6千克的異物,塑料袋、毛巾和腸胃糾纏在一起,無法消化,也無法排出,你甚至無法想象它們死前經(jīng)歷了怎樣的痛苦。

△2015年,上海3頭黇鹿因腸道阻塞死亡 / 微博

來,請感受一下誤食異物的動物的痛苦:2005年,一只黑白疣猴吃了游客扔的烤肉串,因竹簽戳破其口腔引起炎癥,最終死亡;汕頭中山公園一只鴕鳥,誤食帶包裝的面包,卡住喉嚨****窒息死亡;鎮(zhèn)江一家動物園,有梅花鹿因誤食塑料制品而亡。

這并非老黃歷,近在眼前,或許在你看文章的這刻,就有動物因吃異物而泣血流淚。

2021年1月27日,山東青島一只鵜鶘被喂了帶棍的烤腸;2021年1月24日,江西南昌一只駱駝被喂海苔,連帶著干燥劑,嘔吐不止;2020年10月7日,昆明一只大象被喂進連帶包裝的蘋果......

△帶棍的烤腸塞進鵜鶘的嘴巴里? / 微博

據(jù)上海動物園統(tǒng)計,2006年至今,因采食異物引起的胃腸梗阻死亡的動物,就有20頭(羽),獸類17頭,鳥類3羽。

還有一些,則是因為被投喂不當或過量飲食,弄得好好的動物疾病纏身,甚至提前結束本就不多的壽命。

2001年,上海明星紅猩猩**“泰森”**,因吃太多投喂的零食、面包和甜點,得上了糖尿病。本該是“叢林王者”的它,只能早早過上“三高(高血壓、高血脂、高血糖)”的退休生活,風光不再。

還有人為了好玩,竟喂給猴子辣條,看它如何被辣得抓耳撓腮,直到崩潰。

△猴子被辣得抓耳撓腮 / 梨視頻

有些動物就沒這么“幸運”了,不知是無知還是無畏,泉州一只羊駝竟被喂有毒的夾竹桃,中毒身亡;而來自澳洲的環(huán)尾袋貂,本來人家的食物是桉樹花和桉樹葉,被人類喂了水果后,就因腸道無法消化發(fā)酵出大量氣體,一命嗚呼。

要不是游客投喂,它們還能多活幾年。

別喂了,動物吃飽真不靠你

投喂,嚴格意義上來講,任何食物、任何地點都不行,包括動物園、公園、郊區(qū)野外。

有人覺得,“我是看動物很可憐”“是好心”“它們很瘦弱”“看起來吃不飽”......

千萬別,這年頭在動物園的動物,誰一日三頓還沒點“精細化管理”了?北京動物園的飼養(yǎng)員@二寶-楊毅曾經(jīng)在微博上發(fā)布過動物的三餐,那個精致勁兒,真的人類看了都哭三聲。

△@二寶-楊毅稱,動物飼料都有嚴格標準和營養(yǎng)需要的 / 微博

那有人就說了,我按這個食譜喂不就好了。您還真是省省心,動物吃飯講究定時定量,嬌貴得很,吃多了就該得病了。

比如看起來最安全的胡蘿卜白菜,這些東西其實含水量非常高,食草動物吃多了會竄稀,它們真正的食物是粗纖維的青干牧草,而不是你自以為是的蔬菜水果。

都說“物競天擇”,演化至今,大多數(shù)的動物都還沒有進化出像人類那樣可以消化雜食的腸道系統(tǒng),吃了干掛面,動物會腹脹腹瀉,甚至死亡;吃了高脂高糖的蛋糕、餅干等加工類食物,動物會肥胖、患上心血管疾病,還會造成骨骼變形。

△@浣熊因為可愛被投喂各種雜食 / 圖蟲

袋鼠看似皮實,能一拳招呼倒其他動物,可它一旦喝了人類的牛奶,則會引起致命的腹瀉;而玫瑰鸚鵡、葵花鳳頭鸚鵡、粉紅鳳頭鸚鵡等鸚鵡類吃了火腿腸這種含化學添加劑的食物,同樣會因消化不良致命。

咬一口投喂的蘋果,更是有可能隨著那些唾液,讓動物患上人畜共患病,比如新冠。2020年4月5日,紐約布朗克斯動物園有只老虎被確診患上“新冠”,就是受人的傳染。

△把食物咬碎喂動物,加大傳播人畜共患病的可能 / 圖蟲

投喂的最最最大危害,還數(shù)這會讓動物產(chǎn)生乞食印痕行為(指過于依賴人類而無法在大自然中生存)。

一旦動物有了這些行為,完蛋了,它就會失去自然行為,甚至無法生存。比如大量投喂,會影響熊類冬眠、鳥類南遷等自然行為。2020年1月,黑龍江扎龍自然保護區(qū)就曾因圈養(yǎng)丹頂鶴,影響其南遷的行為引起熱議。

雁鴨和鶴類這些動物,極易受人類投喂的影響,在一些救助保育中心,工作人員還必須得偽裝成親鳥的樣子去跟它們互動,才能減少依賴,便于后期放歸大自然。

△丹頂鶴沒有南遷行為惹爭議 / 微博

黃石公園就有一頭小牛,因長期被人類喂養(yǎng)導致無法與其他牛類合群,做出屢次靠近公路的危險行為,最終不得不將它安樂死。

有些動物被投喂習慣了,一旦得不到滿足,還會主動攻擊人類。

2019年全年,黔靈山公園共計發(fā)生獼猴傷人事件5811起。光是2020年9月份,就有194名游客被獼猴抓傷或咬傷。

△過度投喂引發(fā)猴子傷人事件 / 微博

過量的投喂,還會影響食物鏈種群數(shù)量,由“物競天擇”變成了“物競?cè)藫瘛薄?/p>

比如2020年7月,上海松江某小區(qū)有人把貓糧投喂給野生的貉,本來該另辟棲息地、接受大自然優(yōu)勝劣汰的它們突然就開始在小區(qū)繁衍起來,數(shù)量瘋長,導致種群泛濫,影響城市人們的生活。

不論是動物園還是野外,我們更多是需要保持距離,觀察它們、尊重它們,而不是以“無知、同情”作為遮羞布,用自以為是的食物投喂給它們。

逛動物園,真得長長心

果殼網(wǎng)前創(chuàng)始人之一、專攻野生動物保護方向的花蝕,曾在2018年花了4個月專門跑了國內(nèi)56家動物園,得出一個結論:

“要看一個動物園做得好不好,值不值得去,只需觀察動物的自然行為。把動物養(yǎng)得不好,就會出現(xiàn)刻板行為乞食行為。

比如棕熊在狹隘的鐵籠里來回踱步(刻板行為),或者給人類作揖求食(乞食行為)。

△會作揖求食的熊可不是什么可愛的表現(xiàn) / 微博

在《去動物園散步才是正經(jīng)事》一文指出,中國34個行政區(qū)劃里擁有至少200家動物園,每年都有1億以上的游客到訪。這些動物園內(nèi)至少有643個物種,大約10萬只動物生活在其中。

不乏有動物園在資本的裹挾下匆匆上陣,籠子狹窄、雜交獅虎獸,甚至為了迎合游客還發(fā)展出活雞釣老虎等這種駭人聽聞的項目。在不專業(yè)動物園的助紂為虐下,甚至至今還有人不知道“投喂動物”是一件不文明行為,是可以上旅游黑名單,甚至被判刑的。

△游客甚至直接在“禁止投喂”標語前喂食 / 微博

**《北京市公園條例》**規(guī)定,游人游覽公園禁止恐嚇、投打、傷害動物或者在非投喂區(qū)投喂動物,對于違反規(guī)定的行為,責令改正,并可以處50元以上100元以下罰款;造成損失的,依法承擔賠償責任;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責任。

而《廣州市公園條例》和《揚州市公園條例》都有關于禁止投喂動物的相關規(guī)定。但老藝術家還是覺得懲罰力度太輕,應該把亂投喂游客的名字和照片打在公屏之上,或者登記信息后用廣播全園通報其行為。

△很多動物園、公園和野外,都有禁止投食的標志 / 圖蟲

作為亞洲最好的動物園之一**,新加坡動物園在面對投喂游客的處罰上絲毫不手軟,一經(jīng)發(fā)現(xiàn)將被處高達人民幣7000元的罰款**;

俄羅斯,則是明令禁止投食,在進入野生動物園前,會有導游告知游客禁止投喂;

哥斯達黎加共和國,更是把“禁止人們觸摸或投喂野生動物”寫進法律,一旦投喂,即是犯法,可能還得坐牢。

△在國外,投喂動物可能觸犯法律 / 圖蟲

但幸好的是,國內(nèi)動物園已經(jīng)意識到投喂的重大危害,為“嚴防投喂”絞盡腦汁。

北京動物園有249塊“請勿喂食”的警示標語,巡邏員還會隨身攜帶喇叭廣播,在各個入口處增設“投喂食品自棄箱”,在動物展區(qū)和游客之間增一道綠化帶等等;

濟南動物園的食草動物區(qū)就很好地利用了隔障設計,用綠化帶和V形隔離溝雙管齊下,組成阻擋投喂的屏障。

△北京動物園的防投喂隔離帶 / 微博

而有些動物園更多走了幾步——“豐容”,意為創(chuàng)造條件讓圈養(yǎng)的環(huán)境盡可能貼合動物在野外的生存環(huán)境,展現(xiàn)更多的自然行為與天性。

比如南京紅山森林動物園,就為了讓大象盡可能貼合野外環(huán)境,特意把食物埋在土下,讓大象有了像大自然一樣的尋寶樂趣,而不是等候飼養(yǎng)員定時定量的投喂。

成都大熊貓繁育研究基地為了鍛煉熊貓后肢力量,把食物釣起來喂熊貓;西寧野生動物園,也把食物放在“豐容”玩具里。

△南京紅山動物園的“食物豐容” / 微博

紅山森林動物園園長沈志軍認為:

“理想中的動物園是把動物園里的野生動物以最高的福利標準照顧好,最大限度的展示野生動物和自然生態(tài)之間的關系,讓它們有表達天性行為、自然行為的權力,展現(xiàn)出野生動物的神奇魅力?!?/p>

花蝕也認為,動物園的存在背負著天生的“原罪”,要贖回原罪,必須做好四大功能——展示、科研、瀕危物種繁育、自然教育。“缺了其一,都不能稱之為現(xiàn)代動物園?!?/p>

是的,我們走進動物園,**最大的意義就是觀察動物在野外的活動狀況,**而不是高高在上、不管不顧的戲耍和喂食。

△南京紅山動物園盡可能還原動物在野外的環(huán)境,人類出現(xiàn)于此的目的只在觀賞和尊重 / 圖蟲

唯有明確動物園的功能和身份,保持與野生動物的距離,學會真正的尊重,才能阻止那雙欲伸出去的“罪惡之手”。

不用擔心,動物自己真的能吃好睡好,擁有健康的晚年,前提是你別喂了。

參考資料:

1.投喂野生動物?善行?或是人類的自私與無知?2.鼓勵投喂的動物園,格調(diào)高不了 果殼3.投喂野生動物,錯了嗎?果殼4.投喂動物的人,到底是哪里想不開?貓盟CFCA5.“靠投喂動物賺錢,還停留在一百多年前的水平” 新華網(wǎng)6.管住隨意投喂動物,法網(wǎng)怎么織 法制日報7.動物研究者花蝕:人類疾病對動物也有影響,防止人們投喂要下很大功夫 界面新聞8.給大象美甲、給猩猩洗牙:好的動物園應該是什么樣?澎湃新聞9.去動物園散步才是正經(jīng)事 《人物》10野生動物園野蠻生長 冰點周刊11.動物園哪能瞎逛,這可是正經(jīng)事

九行本文系網(wǎng)易新聞?網(wǎng)易號新人文浪潮計劃簽約賬號【九行】原創(chuàng)內(nèi)容。
**你逛過的動物園,**投喂現(xiàn)象嚴重嗎?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