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膽固醇在細胞內(nèi)的移動通道
發(fā)布時間:2021-06-03
瀏覽次數(shù):1208
科學研究:膽固醇在細胞內(nèi)的移動通道

圖片來源:Pixabay

日前,科學家們首次定位了“壞膽固醇”的胞內(nèi)蛋白質(zhì)通道。這項研究揭示了一種罕見的基因缺陷,為心血管疾病藥物研發(fā)展開了新的藍圖,甚至有助于對抗埃博拉病毒(Ebola virus)。

此研究刊登于《細胞》(Cell)雜志。來自悉尼新南威爾士大學(UNSW)的研究組對編碼NPC1和NPC2蛋白質(zhì)的基因做了詳細測序分析,并利用溶酶體(lysosomes)確認了它們在低密度脂蛋白(LDL)運輸中的角色。

新南威爾士大學教授Rob Yang表示,研究組與普林斯頓大學(Princeton University)和清華大學的科學家合作,利用冷凍電鏡(cryo-electron microscopes)解析了近原子分辨率的蛋白結構——這在10年前是完全不可能的事。

圖片來源:Pixabay

“在2013年之前,我們只能推測細胞膜蛋白質(zhì)的功能。然而現(xiàn)在,我們可以直接觀察到NPC1和NPC2蛋白向細胞內(nèi)運輸膽固醇的過程。NPC2蛋白負責把膽固醇運輸?shù)饺苊阁w膜,NPC1蛋白則是膽固醇釋放入胞漿的通道。膽固醇分子是人類細胞的重要組塊,但血液中過多的膽固醇會沉積為動脈壁斑塊,引起心血管疾病。根據(jù)這項研究,我們便可以設計靶向NPC1和NPC2的藥物,從而降低血液中的膽固醇濃度?!盰ang教授解釋道。

NPC1NPC2基因缺陷可引起致命的疾病,例如C型Niemann-Pick病。此病在兒童中最為常見,患者體內(nèi)NPC1基因突變,阻礙膽固醇與NPC1蛋白結合,導致膽固醇在溶酶體內(nèi)沉積,影響細胞功能,最終導致細胞死亡。此類患者常有神經(jīng)系統(tǒng)、大腦及其他器官的功能障礙。

圖片來源:Pixabay

研究得到Ara Parseghian研究基金資助,此基金專為Niemann-Pick病患兒設立,用于此疾病的藥物研發(fā)。Yang教授認為,對NPC1和NPC2蛋白質(zhì)生理功能的深入研究將推動此疾病的治療進展,延長患兒的生命。他表示:“通過NPC蛋白基因測序,我們可以找到基因突變的位點、設計靶向藥物,以重建患者體內(nèi)膽固醇運輸能力?!?/p>

溶酶體除了將膽固醇濃縮然后釋放入細胞質(zhì)外,也能夠對抗病毒感染。此前的研究表明,埃博拉病毒通過與NPC1蛋白結合進入胞內(nèi)。Yang教授解釋,對NPC1蛋白的研究或許有助于埃博拉病毒感染的治療。“溶酶體中的酸性環(huán)境通常會消滅侵入的病原體,但是埃博拉病毒通過與NPC1蛋白結合,可以輕松脫離溶酶體進入胞漿,進行大量復制、感染其他細胞。如果阻斷病毒與NPC1的結合位點,溶酶體就可以自行腐蝕病毒?!?/p>

Yang教授還表示,由于新冠病毒(COVID-19)也是一種RNA病毒,它很可能與埃博拉病毒經(jīng)由相同通道釋放入細胞。他希望與其他醫(yī)藥研究組合作,探究NPC1與COVID-19是否存在此類聯(lián)系。Yang教授去年還在動物細胞中發(fā)現(xiàn)了另一種載脂蛋白ORP2,它負責將膽固醇從胞內(nèi)運輸?shù)郊毎ぁ?/p>

翻譯:韓佳桐

審校:劉宇航

引進來源:新南威爾士大學

引進鏈接:https://phys.org/news/2020-06-tunnel-cholesterol-scientists-bad-cells.html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

?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