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抗生素加劇環(huán)境變化?
自從20世紀40年代開始給家畜使用抗生素以來,人們一直都在爭論是否應該這么做。《生態(tài)學快報》(Ecology Letters)雜志發(fā)表了一項研究,又為這場爭論添了一把火:養(yǎng)殖戶通常會用家畜的糞便給土地和農(nóng)作物施肥,但是,用使用過兩種常見抗生素的奶牛的糞便施肥,會改變土壤中細菌和真菌的組成,進而影響植物從大氣中吸收二氧化碳并將其轉(zhuǎn)化成有機物的能力。要知道,靠植物吸收二氧化碳也是緩解氣候變化的策略之一。
這項研究是卡爾·韋普金(Carl Wepking)在美國弗吉尼亞理工大學攻讀博士學位的研究課題,目前韋普金在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工作。在研究時,他每個月都會給弗吉尼亞州的一片草場帶去奶牛糞便。這片草場被分成3塊,其中兩塊是實驗組,所用糞便中各含一種不同類型的抗生素,另一塊是對照組,所用糞便中不含抗生素,每塊土地都以每平方米648克的標準施肥。定期施肥8個月后,他用罩子把草地罩住,并向罩子中通入了含有特定碳同位素的二氧化碳,以此追蹤代謝過程。
韋普金表示,在對照組中使用的是未使用抗生素的奶牛的糞便,這種肥料的效果非常明顯,不僅促進了植物生長,經(jīng)光合作用合成的有機物也被保留在了植物和土壤的微生物中。但在實驗組中,以二氧化碳形式重新返回大氣的碳量是對照組的2倍左右。韋普金說:“給奶牛飼喂食抗生素會改變碳在植物中的代謝方式,這真是出人意料。”
土壤中存儲的碳是大氣中的2倍左右,因此增加土壤碳儲量有助于抑制環(huán)境變化。美國科羅拉多州立大學土壤生態(tài)學家弗蘭切斯卡·科特魯夫(Francesca Cotrufo,并未參與這項研究)認為,在建立氣候和碳封存模型時,科學家越來越重視植物對土壤微生物碳存儲效率的影響。她還說,盡管這項研究沒有考慮已經(jīng)存儲的碳,但是研究抗生素對新近被固定的碳的影響,也是“既新穎又有趣的角度,應該受到更多關注”。
韋普金認為,由于這兩種(作用機理不同的)常用抗生素都會降低碳使用效率(carbon-use efficiency),給奶牛飼喂這類抗生素可能會抵消糞便在抑制環(huán)境變化方面的好處。韋普金說,確定具體影響程度非常關鍵,在美國,每年經(jīng)家畜進入環(huán)境中的抗生素達到1300萬千克,預計今后這個數(shù)字還會繼續(xù)增加。
撰文:彼得·安德雷·史密斯(Peter Andrey Smith)
翻譯:張哲
文章來源:環(huán)球科學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