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普:青藏高原須警惕冰湖潰決風險
自然科普:青藏高原須警惕冰湖潰決風險  近日,記者從中科院西北生態(tài)環(huán)境資源研究院獲悉,該研究院專家通過實時遙感分析和現(xiàn)場調(diào)查發(fā)出預(yù)警:青藏高原須高度警惕冰湖潰決風險。
中國科學報作者:王進東
04-10
2021
自然科普:北極大火釋放5600萬噸二氧化碳
自然科普:北極大火釋放5600萬噸二氧化碳  北極大火也正在影響北極的環(huán)境。去年6月的北極大火釋放了5300萬噸二氧化碳,而今年6月的北極大火釋放了5600萬噸二氧化碳。
科技日報作者:
04-10
2021
自然科普:北極大火一旦水分烘干泥炭地存悶燒風險
自然科普:北極大火一旦水分烘干泥炭地存悶燒風險  在看得見的北極地表,熊熊火焰燃燒,而在看不見的北極地下,也存在著無焰悶燒的風險。
科技日報作者:
04-10
2021
自然科普:北極大火,閃電和高溫天氣一個元兇一個幫兇
自然科普:北極大火,閃電和高溫天氣一個元兇一個幫兇 “北極泛指在北半球高緯度地區(qū),具有北極氣候特點的區(qū)域。近些年,由于北極變暖速度加快,適合部分北部森林生長,所以林線也不斷向北推移?!?/div>
科技日報作者:
04-10
2021
自然科普:冰天雪地的北極竟然也有大火
自然科普:冰天雪地的北極竟然也有大火  全球變暖,正在讓冰天雪地的北極,陷入極端高溫天氣的糾纏。
科技日報作者:
04-10
2021
自然科普:長得好看、唱得好聽,它因此被關(guān)進了鳥籠
自然科普:長得好看、唱得好聽,它因此被關(guān)進了鳥籠   第一次見到紅喉歌鴝(qú)的時候,倒是沒留下什么特別深刻的印象。
物種日歷作者:
04-10
2021
自然科普:我們確實越來越多地意識到塑料產(chǎn)生的問題
自然科普:我們確實越來越多地意識到塑料產(chǎn)生的問題 我們點外賣的時候,可能會注意到一些飲料的吸管和以前不同了。
科普時報作者:貝利斯 庫 克
04-10
2021
自然科普:食蟲植物獵殺消化之謎 靠多重本領(lǐng)把蟲子“吃”下去
自然科普:食蟲植物獵殺消化之謎 靠多重本領(lǐng)把蟲子“吃”下去 這些植物界的“動物殺手”,看似兇猛,其實它們只能捕食一些昆蟲,這些昆蟲頂多是小型的蛙類、蜥蜴等。
科技日報作者:趙漢斌
04-10
2021
自然科普:食蟲植物中的明星——捕蠅草
自然科普:食蟲植物中的明星——捕蠅草 但食蟲植物的起源,歷來是相關(guān)研究最大爭議的問題之一。
科技日報作者:趙漢斌
04-10
2021
自然科普:食蟲起源之謎 貧瘠環(huán)境中為謀生計而逆襲
自然科普:食蟲起源之謎 貧瘠環(huán)境中為謀生計而逆襲  如今,在國內(nèi)某網(wǎng)購平臺上搜索“食蟲植物”,會出現(xiàn)數(shù)百條結(jié)果;專賣食蟲植物的店鋪數(shù)不勝數(shù),皇冠店鋪就超過20家,單個店家粉絲量在10萬+也不是稀罕事。
科技日報作者:趙漢斌
04-10
2021
首頁1...260261262263264265266...300末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