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研究:超聲療法摧毀癌細胞
發(fā)布時間:2021-06-22
瀏覽次數(shù):1278
科學研究:超聲療法摧毀癌細胞

圖片來源:特拉維夫大學

特拉維夫大學(Tel Aviv University)生物醫(yī)學工程系Tali Ilovitsh博士領導的國際研究團隊開發(fā)出一個非入侵式技術平臺,用于將基因傳遞至乳腺癌細胞中。這項技術結合了超聲和腫瘤靶向微氣泡。一旦啟動超聲,微氣泡會如同智能追蹤彈頭一樣精準爆破,在癌癥細胞膜表面形成孔洞,從而實現(xiàn)基因傳遞。研究耗時兩年,其成果發(fā)表在《美國國家科學院院刊》(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PNAS)上。

在斯坦福大學(Stanford University)Katherine Ferrara教授的實驗室做博士后研究期間,Ilovitsh博士開發(fā)了這項突破性技術。該技術利用低頻超聲(250 kHz)引爆微小的腫瘤靶向氣泡。在體內(nèi)實驗中,腫瘤細胞破壞率達80%。

圖片來源:Pixabay

Ilovitsh博士解釋道:“微氣泡是微觀級別的充氣泡,其直徑小至血管的十分之一。在特定頻率和壓力下,聲波會使氣泡像氣球般行動:氣泡能周期性膨脹和收縮。這個過程提高了物質從血管進入周圍組織的轉運效率。我們發(fā)現(xiàn),使用比以前更低頻率的超聲波能使微氣泡顯著膨脹,直至發(fā)生劇烈爆炸。我們意識到這可用于癌癥治療,便開始直接向腫瘤注射微氣泡?!?/p>

基因不能自行進入癌細胞。不過,這些旨在提升免疫系統(tǒng)的基因會與微氣泡同時注射。20%的癌細胞逃過首次爆炸,但它們的膜表面形成了膜孔,使基因進入細胞。這樣就能啟動摧毀癌細胞的免疫反應。

圖片來源:Pixabay

Ilovitsh博士說:“大部分癌細胞在爆炸中被摧毀,殘留的細胞通過細胞膜的孔洞吸收了免疫治療基因。這種基因使細胞產(chǎn)生一種能引起免疫系統(tǒng)攻擊的物質。事實上,我們小鼠身體兩側都有腫瘤。盡管我們只對一側進行治療,但是免疫系統(tǒng)也攻擊了另一側的腫瘤?!?/p>

Ilovitsh博士表示,她將來打算把這項技術作為非入侵式療法,用于腦部相關疾病,例如腦腫瘤和阿爾茲海默癥、帕金森病等神經(jīng)退行性疾病,“血腦屏障不允許藥物穿越,但微氣泡可暫時打開屏障,保障藥物抵達特定區(qū)域而無需侵入性手術的介入。”

翻譯:陳振翀

審校:巢栩嘉

引進來源:特拉維夫大學

引進鏈接:https://medicalxpress.com/news/2020-06-cancer-cells-ultrasound-treatment.html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

?

聽說,打賞我的人最后都找到了真愛。
做科普,我們是認真的!
掃描關注深i科普公眾號
加入科普活動群
  • 參加最新科普活動
  • 認識科普小朋友
  • 成為科學小記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