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熱——啊——!
可夏天的快樂就在這里啊。暑熱難耐,用長刀“咔嚓”殺一只瓜來吃,真是一樁美事。
吃瓜一時爽,但吐籽就很麻煩了,那有沒有辦法切出無籽的西瓜呢?你別說,還真有!吐出來的籽也別浪費了,說不定還能種出來一片瓜田。
西瓜多的是你不知道的事,想當一名合格的吃瓜群眾沒那么容易!
不是所有西瓜都是紅色的
網(wǎng)上流傳過幾張歐洲17世紀的繪畫,畫中的西瓜瓜肉發(fā)白,瓜瓤彼此分離。很多人覺得古代的西瓜一定就長這樣,其實未必,這些西瓜可能是成熟度太高形成的“簍瓜”或者特殊品種罷了。
17世紀一位意大利畫家畫的靜物畫,里面的西瓜很可能是熟得太過的“簍瓜”。圖片來源:wikipedia
從現(xiàn)存的古老品種來看,早期的西瓜和現(xiàn)在我們吃到的西瓜樣子區(qū)別并不大,大多為長圓形,只是瓜肉的甜度比較低而已。
而西瓜有多古老呢?埃及人早在六千多年前就已經(jīng)栽種西瓜了。
西瓜真正的老家在非洲中南部,產(chǎn)于南非沙漠的野生西瓜個頭不大,和小朋友的玩具皮球差不多大。而且,野生西瓜的瓜瓤不是紅色的,而是白色的。
白瓤的野生西瓜
圖片來源:journals.plos.org
在人類的精心栽培下,西瓜才逐漸從白瓤變成了紅瓤。不過紅色并不是瓜瓤唯一的顏色,現(xiàn)在也有很多黃色和橙紅色瓜瓤的西瓜。黃色瓜瓤的品種最常見的是“特小鳳”,這種西瓜大小比野生西瓜略大,瓜瓤甜度不低于紅瓤西瓜。
一看就很甜的紅瓤西瓜
黃瓤的特小鳳西瓜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現(xiàn)在也有白色瓜瓤的西瓜品種,比如中國北方著名的“三白”西瓜,不但瓤是白的,連皮和籽都是白的,相當好吃。還有一類“打瓜”或稱“籽瓜”也是白瓤,不過甜度很低,人們一般只收集里面的瓜子來吃。
還有瓜農(nóng)培育出了“彩虹西瓜”,雖然不是真正的彩虹色,但這個顏色就讓人愛了。圖片來源網(wǎng)絡
自己就能切出無籽西瓜
西瓜好吃,但吐西瓜籽麻煩?。∮谑牵藗冇眉に嘏嘤隽藷o籽西瓜。而首先發(fā)明無籽西瓜的,當然是勤勞勇敢、熱愛吃瓜的中國人啊!
后來,日本人簡化了培育方法,一直沿用至今。
高中生請注意
給你畫期末考試考點了!
三倍體無籽西瓜培育過程圖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先用秋水仙素(一種并非激素的生物堿,能抑制有絲分裂)快速處理西瓜幼苗,獲得染色體為四倍體的植株,然后和普通的二倍體西瓜雜交,生出無法產(chǎn)生種子的三倍體西瓜。
三倍體西瓜通過普通二倍體西瓜授粉結出的西瓜,因為染色體無法配對,進而種子無法發(fā)育,于是瓜肉里只留下少量無法發(fā)育的白色種子,吃起來也不影響口感。
無籽西瓜
不過,無籽西瓜價格比較貴,品種也比較少。其實,只要你多動腦筋,多看博物,其實也可以自己切出無籽的西瓜。
#1
■ 把西瓜攔腰切開,會看到瓜面中心放射出三條線,像奔馳汽車的標志,叫“腹縫線”。每條線的頂端會分兩岔,形成羊角形,叫“心皮”。瓜子就長在心皮的邊緣。
#2
■ 按照腹縫線依次把西瓜一分為三。
#3
■ 貼著心皮打卷露出瓜子的部分向中心切,將三分之一瓜再切成三份。此時,種子基本都排布在瓜瓤斷面上了。
#4
■ 用牙簽或其他工具將表面的西瓜籽挑出,就能吃到?jīng)]籽的西瓜啦!
西瓜基本都是三個心皮,但是偶爾也會出現(xiàn)兩個或者四個心皮的瓜,此時只需要認清西瓜的紋路,同樣也可以切出不帶瓜子的西瓜。
如何用西瓜籽種出西瓜?
這西瓜籽都摳下來了,不種西瓜可惜了!
也有人吃瓜時“隨嘴”把籽吐進花盆,日后冒出了瓜苗。但是不久后,小苗卻往往死掉了。這是因為西瓜喜歡陽光暴曬的沙質土壤,而室內(nèi)的花盆土太少,土質不對,陽光也不夠,并不適合瓜生長。
如果想用吃剩的瓜子種瓜,先要把籽表面的黏液洗凈再種下,否則會很久不發(fā)芽。黏液會抑制種子活性,避免它過早發(fā)芽。瓜被動物吃下后,瓜子上的黏液會被消化道摩擦掉,被動物排出后,瓜子就能發(fā)芽了。
冒芽后,及時挪到戶外,種在沙質土壤的大花盆或者土地里,還是有希望結出一兩個挺甜的瓜的。運氣好的話,說不定還能種出一片瓜田來。
不過,農(nóng)民種瓜用的不是普通瓜里的籽,是購買種子站的專用種子。而且往往要把西瓜苗嫁接到南瓜苗上,這樣植株更壯,也能避免“連作障礙”。連作障礙是指一片地今年種了西瓜,之后幾年再種西瓜就會長不好,只能種別的作物。而嫁接到不易產(chǎn)生連作障礙的南瓜苗上,西瓜就能年年在同一塊地種了。
這瓜保熟嗎?拍拍就知道了
在不切瓜的前提下選出好瓜,是一位資深吃瓜群眾的必殺技能。民間流傳著許多“驗瓜大法”,比如西瓜紋路越清晰,表皮越光滑,就越甘甜多汁;要選瓜藤還是綠色的西瓜;還有說瓜臍越小越深越好吃的……
但真正靠譜的,還是那個熟悉的動作——拍瓜。
西瓜在不同的成熟階段,瓜肉的密度略有不同,通過敲擊西瓜發(fā)出的聲音,可以判斷出西瓜的成熟度。最合適的方法是用手舉起西瓜,然后用手掌輕拍瓜皮,側耳傾聽。
水分足的西瓜會發(fā)出清脆的響聲,但是如果過于清脆則西瓜還不熟。西瓜越熟聲音會越悶,如果是成熟得很厲害的沙瓤瓜會有厚厚的“嘭嘭”聲。
西瓜的N種吃法
再來說說世界各地怎么吃西瓜吧。
現(xiàn)在的非洲部落里還保留著一些較為原始的西瓜品種,把這些甜度非常低的西瓜當做旱季的飲用水。非洲人還會把瓜肉做成果醬,把西瓜子炒熟,去皮舂成粉煮粥吃。
國外的西瓜果醬經(jīng)常搭配餅干、奶酪一起吃。
中國也有西瓜醬,不過并不是傳統(tǒng)的果醬,需要加入黃豆發(fā)酵而成,做完是咸的,可以抹饅頭、拌面。
西瓜皮在很多人眼中也是美味,削去最外層的綠皮,可以拌著吃、炒著吃、腌著吃。
涼拌西瓜皮
圖片來源網(wǎng)絡
西瓜的吃法里,最特別的可能是中藥“西瓜霜”了。你是不是從來沒想到,“西瓜霜“真的和西瓜有關系!
制藥時,并不是真的把西瓜放在大冷天結成霜,而是把西瓜切個蓋子下來,瓜肉挖空,倒入芒硝,再蓋好蓋子放在通風處。幾天后,瓜皮表面會有霜一樣的結晶析出,把它掃下來,就是西瓜霜了?,F(xiàn)在藥廠賣的西瓜霜成藥,已經(jīng)不用這種土法,而采用工業(yè)制法了。
誰還沒吃過幾片西瓜霜呢?
不說了,
迫不及待想去吃瓜了,
拜拜了您內(nèi)!
撰文 | 阿蒙、嘉楠
微信編輯 | 謝爽
本文原載于《博物》雜志2018年7月刊
關注【深圳科普】微信公眾號,在對話框:
回復【最新活動】,了解近期科普活動
回復【科普行】,了解最新深圳科普行活動
回復【研學營】,了解最新科普研學營
回復【科普課堂】,了解最新科普課堂
回復【科普書籍】,了解最新科普書籍
回復【團體定制】,了解最新團體定制活動
回復【科普基地】,了解深圳科普基地詳情
回復【觀鳥知識】,學習觀鳥相關科普知識
回復【博物學院】,了解更多博物學院活動詳情